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,设施栽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,在园艺作物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设施栽培不仅提高了园艺作物的产量和品质,还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为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一、设施栽培主要园艺作物

1. 蔬菜

设施栽培蔬菜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,如番茄、黄瓜、辣椒、茄子等。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数据,设施蔬菜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比重逐年上升,已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2. 水果

设施栽培水果在我国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,如草莓、葡萄、桃、柑橘等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设施水果产量达到3125.8万吨,同比增长7.5%,成为我国水果产业的一大亮点。

3. 花卉

设施栽培花卉在我国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方式,如月季、玫瑰、康乃馨、郁金香等。据统计,2019年我国设施花卉种植面积达到8.5万公顷,产量达到3.2亿株,同比增长6.5%。

二、设施栽培的优势

1. 提高产量和品质

设施栽培通过调控环境因素,如温度、湿度、光照等,为园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,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。据相关研究表明,设施栽培的蔬菜、水果和花卉产量比露地栽培分别提高30%、50%和100%。

2. 增加经济效益

设施栽培可以缩短生产周期,实现反季节种植,满足市场需求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设施栽培还可以降低自然灾害风险,提高抗病能力,减少农药使用量,降低生产成本。

3. 促进产业升级

设施栽培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促进了园艺产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现代化方向发展。设施栽培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,如农业机械、农业科技、物流运输等。

三、设施栽培发展面临的挑战

1. 技术瓶颈

设施栽培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,包括温室建造、环境调控、病虫害防治等。我国设施栽培技术相对落后,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。

2. 资金投入不足

设施栽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包括温室建设、设备购置、技术培训等。我国农业资金投入不足,限制了设施栽培的发展。

3. 环境保护压力

设施栽培在生产过程中,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。如何实现绿色、可持续发展,成为设施栽培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。

设施栽培作为园艺作物生产的重要方式,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。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挑战,我国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,提高资金投入,加强环境保护,推动设施栽培产业迈向更高水平,为园艺作物发展注入新动力。